1、作業效率低
傳統的倉庫管理,一切業務單據均先簡單記錄在紙面上,然后手工詳細抄錄入系統。工作量大、實時性差、執行效率低。
2、業務單據抄錄容易錯漏
人工抄錄(核對)單據、貨品資料容易產生失誤,導致發錯料、收錯貨,直接影響生產和服務的質量,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。特別是編碼、數量內容的抄錄,極容易產生失誤。單據編碼是流水號,多個連續單據編碼的差別通常就是一個字母或數字的區別;貨品種類越多,編碼、名稱的相似度越高,最后也是字符級的差別。
3、庫存反應滯后
先由工作人員執行實際業務,再由文員手工抄錄入系統,最后由管理人員審核業務。這是使用傳統倉庫管理系統公司的慣用做法,由于種種不可避免的人為原因,致使實際執行業務時間點與單據審核時間點不一致,常常出現某些貨品出庫審核比入庫審核早的情況,導致庫存實際情況反映滯后,需要利用系統中允許負庫存的存在來解決這種矛盾;
4、過度依賴倉管員的個人管理經驗
倉管人員一旦缺位(比如臨時請假),存取貨就成了難題,倉庫作業效率異常低下。現入庫貨品哪里有足夠的空間存放,有沒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?將出庫貨品存放在什么地方,現在應該取哪些?……有些情況,電話遠程遙控都難以完滿解決,更何況有些時候在外倉管人員根本不方便接聽電話。
5、先進先出控制效果不理想
傳統的倉庫管理利用批號進行先進先出、后進先出、少量先出等出庫規則控制。這種控制方式,無法處理特殊需要,畢竟任何貨品用一種邏輯處理出庫規則肯定是不夠的,比如某批面粉的某一袋因受潮必須提前出庫,但它不一定是提前到最先出庫,也許昨天還有一袋受潮更嚴重的呢,也許有一個批次更急需要先出,它可能排到第三位,或者第八位,又或者第五位……利用批號的控制實在無法處理。
6、貨品可用庫存不準確
按銷售訂單鎖定倉庫貨品,使該貨品只能被該訂單所用,是確保訂單交貨期的一種有效手段。但現實中,存在掛起的銷售訂單,存在可斟酌延緩發貨期的銷售訂單,被這些銷售訂單的貨品是可被挪用的,傳統倉庫管理系統并無有效的挪用機制,通常只能等銷售訂單被撤消才能釋放資源。